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1067午间资讯,我是彩莲:
'0219 午间资讯'
1、记者从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获悉,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线”抗疫药的需求,该企业每天实行24小时“两班倒”满负荷生产,确保相关药品的市场供应。截至目前,中药二厂已收到现款订单超3000万元,超出正常生产量3倍以上。复工复产以来,中药二厂已从江津发往全国各地的板蓝根颗粒80万袋、藿香正气丸36万盒、感冒清热颗粒近80万盒。
2、《江津日报》“战‘疫’日记”专栏刊发干部群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日记。今天刊发的是白沙镇消防队队员刘瑊南的日记《这一次,我是扑灭疫情的“消防员”》。疫情期间,他不间断消防、治安巡逻,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街面巡逻,劝离未戴口罩的市民……身为消防人员的他同样承担着防止疫情扩散和消除恐慌等重要使命。
3、2月17日,我市选派5名流行病调查员驰援湖北天门市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我区疾控中心骨干冷崇莉就是其中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组员。与此前出发的从事临床一线的医疗队员不同,此次他们主要从事流行病学调查,可帮助开展新冠肺炎流调与检测工作。
4、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启动“线上模式”,积极推行“不见面”办理方式。期间,企业和市民可利用“渝快办”平台、不动产抵押登记专网、“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众信息网办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业务。
5、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贾嗣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发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的倡议。目前,贾嗣镇参与疫情防控的退役军人已有27人,他们在宣传劝导、设卡防控、封闭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用实际行动书写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6、疫情无情人有情,危难之际显担当。2月18日,中冶建工集团工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我区捐赠了500双一次性医用手套、500套一次性医用隔离衣、500个一次性医用防护罩,支援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7、连日来,区总工会累计拨付8笔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共32万元,用于关心慰问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交通管控人员、环卫工人和物资保供一线职工等,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抗疫最前线。
8、18日,在德感工业园的重庆桃李面包有限公司无菌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早餐面包、吐司面包、手撕面包等各类面包制品。为保障全市面包市场供应,刚下生产线的桃李面包就被装车运往重庆市的永辉、新世纪、重百等大型商超。目前,桃李面包重庆工厂已“火力全开”,但订单仍远远超出了企业产能。为保障市场供应,企业严格按照市、区复工要求,对留守员工和本地员工进行全面摸排,严格做好体温检测、厂区消毒等防疫措施,实行轮班作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9、区融媒体中心公开征集原江津日报社、江津广播电台、江津网三家媒体的相关实物资料。包括各个时期办公场所图片、重要活动图片,见证媒体发展的各类荣誉证书等。详情可联系刘女士:47522998。
10、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我区各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动摇,一手抓产业发展保增收,做到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为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1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疫情传播态势、虚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谣言在网上传播,引发不少网民误解误读。特别提醒:以下这些为谣言,信不得!
[谣言1]近日,有网友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一则“重庆市人民政府紧急通知”,通知中显示,市紧急会议精神要求,纠察队将上街,发现三人以上外边同行者查处,一律拘留,明天开始全市禁止机动车上路。严格执行六个一律:包括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市、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市、各户人员一律不准出户等。
经相关部门查证,此消息系谣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刻,希望广大网友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涉及到企业经营、交通管制、村社人员流动管理等措施,请以当地政府部门公告为准。
[谣言2]日前,网上热传“15分钟喝水一次可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简易防病毒法”。据称:“喉咙保持湿润,即便不慎吸入了病毒,病毒大多会沿食道进入胃部,而不是沿呼吸道进入肺部。由于胃里有胃酸,能有效杀死病毒,因此危险相对较小。那么,如何有效保持喉咙湿润呢?很简单,每15分钟喝一两口水就可以了。”
专家发布的辟谣报告表示,多喝水无法阻止病毒进入呼吸道,胃酸也不能杀死全部病毒,喝水过多还有可能给人体器官带来额外负担。
以上是今天1067午间资讯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