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午间资讯'
1、1日,记者从区科技局获悉,经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审查,重庆市有1415家企业通过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各区县获得认定的企业数量排行榜上,我区以79家名列全市第二名,仅次于排在榜首的渝北区,这也是我区单个年度通过认定数最多的一年。至此,在有效认定期内,我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2家企业。
2、1日,记者从白沙工业园了解到,白沙长江大桥、科欣塑料、三易火锅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陆续复工。截至目前,白沙工业园投产企业累计提交复工申请73家,已通过复工审批68家,占总数的73%。
3、2月6日,一列满载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从江津始发,这是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恢复的第一班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紧邻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是重庆最大的大型货物、集装箱、怕湿货物运输物流中心。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稳定开行提供了保障。2月6日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已累计开行10列,共到发504个标箱,总货量近12000吨,外贸总占比为近50%。仅2月25日就有从广西钦州发出的两列上行班列,共运载100个标箱、超过2000吨货物,主要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进口纸浆,总价值超过900万元,将用于本地造纸企业复工复产,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
4、1日,记者在通泰门、米帮坨临时便民菜市场发现,与往常不同,除了登记、测体温之外,这两个菜市场开始实行人员合理分流进入,每10分钟进30人。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两个菜市场的营业时间也由原来的半天调整为全天。目前,全区营业的菜市场(农贸市场)共36家。农贸市场合理设置人员的进出通道,入口与出口分开设置,场内标识清晰,方便消费者完成购物后有序离开市场。同时,区商务委还联合经营方、管理者、社区等建立农贸市场联合管理专班进行针对性监管,稳定市场秩序。持续做好农贸市场防控要求,督促每日入场人员佩戴口罩,并提前测量体温。提醒市民提前做好购物计划,改变每天到市场的习惯,一次性购买2天至3天的生活物资,减少外出,切实强化入场人员管控。不仅如此,为了让市民放心买菜,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落实农贸市场物资质量及价格监管,提高对猪肉、鸡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要求各农贸市场签订防控责任状,坚决打击借疫情时期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5、连日来,我区各镇街、平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分批分类、错峰有序原则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在积极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帮助企业解决防疫难题,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等方面频出实招,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四面山管委会优化流程助企业复工。连日来,在四面山各大企业和建设项目现场,一队队工作人员辗转其间,在着力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断为企业复工复产谋出路、解难题,持续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目前,四面山管委会正在对3家企业进行验收审批,40%企业和6个建设项目都全面复工。本周,四面山大部分招商引资企业和建设项目都将复工复产。
双福街道近200家个体户批准复工。自开展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以来,双福街道成立专项工作组,指导各社区按照分批分类、错峰有序原则,采取边受理、边审核、边总结、边规范的“四边”模式开展审批工作,有序推动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双福街道收到个体工商户复工申请225家,已批准复工189家,责令关闭私自营业户18家。
石蟆镇“一企一人”解复工难题。据了解,为帮助辖区企业更快更好复工复产,石蟆镇成立专项小组,建立“一企一人”制度,实地了解企业开工存在的难题。截至目前,石蟆镇审核同意4家农业企业复产,复工人员35名。
嘉平镇“三部曲”助企业复工。日前,嘉平镇制定帮扶机制、员工监管登记制、产品消毒机制“三部曲”,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嘉平镇15家企业提交复工申请,已有11家企业成功复工、102名工人到岗。
6、近日,我区召开银税企座谈会议,强化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会议要求,要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工作,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各金融机构要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对接机制和创新线上对接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政银企”合作机制,更好地帮助企业掌握金融服务最新情况;要主动开展续贷对接,建立完善续贷机制,帮助受困企业应对疫情影响。
以上是今天1067午间资讯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