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午间资讯 成片'
1、3月17日上午9时,一辆通过疫情检疫的物资车如约来到几江街道,这是重庆市工商业联会、重庆市江津区曹大酒水经营部等5个单位为仍然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送来的酒精、矿泉水、水果等累计价值1万余元的物资。据了解,重庆市工商业联会、重庆市江津区曹大酒水经营部等单位共计为区内8个镇街捐赠了10万余元的物资,在“外防输入、严防倒灌”的战疫关键期彰显社会担当,展现了企业与镇街上下合力打赢防控“新冠”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2、家住先锋镇金柴村10组的施相语是江津中学高二学生,2月12日开始,施相语就开始通过网络学习,由于家中没有安装宽带,施相语不得不步行10余分钟,到邻居家蹭网,平均每天学习时长超过6个小时。邻居时常不在家时,施相语只能在户外学习,网络不稳定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施相语。在接到施相语的求助信息后,先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联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津分公司先锋支局,当天就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减免安装调测费用,前后不到24小时,施相语就开始在家中上网课。据介绍,为确保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先锋镇联合广电、电信等企业,为辖区内无法正常上网课的学子及时提供技术服务,确保他们按时上网课。截至目前,已为30户学生家庭安装宽带,为35户学生家庭开通广播电视服务。
3、3月17日晚上,石蟆镇正林村村民刘才文正在村民群里发布招工信息,热心帮助村民找工作。刘才文虽然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但他的心依然年轻,积极参与石蟆镇的疫情防控工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用他的初心演绎了一出出感人的故事。
刘才文是石蟆镇津冕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致力于绿色高效农业的经营与创业培训。疫情期间,由于正林村部分村民外出采购不便,刘才文将精心经营的8亩优质蔬菜全部收割,将重达3000斤的蔬菜送到有需要的村民家中。疫情期间,刘才文了解村里的卡点值守缺人手,主动请缨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村里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婉拒了他的请求。刘才文没有放弃,他动员自己的小儿子刘平在石蟆口社区当起了志愿者。刘才文自己也不闲着,每天在朋友圈中发有关防疫的各类信息,提醒朋友们注意防疫事项,主动劝导周围的老年朋友减少出门,特别是自己曾经帮助过的困难群体,刘才文都一一打电话去关心他们,叮嘱做好防护措施。
因为疫情导致部分企业停产停工,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滞留家中,刘才文主动和江津人社部门联系,当起了中间“桥梁”,传递招工信息。为了能扩大宣传效果,刘才文还向家人请教玩起了朋友圈,尽管学起来吃力,但刘才文没有轻易放弃。目前,刘才文已经帮6名村民在江津找到了工作。
4、当下正值春耕春播的黄金阶段,为了抢抓农时,降低疫情对村民收入的影响,刘才文主动发起倡议,在石蟆镇各村成立志愿服务队,负责需求摸底、农资配送、技术支持等工作,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
5、3月17日,在依江而建的白沙古镇,东华街、民生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轰鸣,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口罩穿梭在各场地,一派繁忙复工景象。
据了解,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东华街、民生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于3月10日正式复工。施工单位采用半封闭式管理,实施防疫信息日报机制,落实佩戴口罩、施工区和生活区消毒、分时段就餐等工作;一手恢复生产,在保证安全、质量同时,加大人员设备投入,抢抓被疫情耽误的工期。
白沙古镇东华街、民生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自2018年11月启动以来,各项建设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有力。目前,东华街排水管网已完成主体工程;东华街75号(“全国最高吊脚楼”)、90号等多处老旧房屋按照保留建筑历史风貌和城市脉理的原则实施修缮改造,已完成50%;国民政府第二十六仓库白沙堆积所旧址屋面防水工程全部完工,已安装木质风格夹壁墙;沿江慢行步道和清水绿带已见雏形。
6、3月17日,居住在石蟆镇石蟆口社区的居民自发修建的路灯投入使用。据了解,由于之前石蟆口社区上湾居民组瓦窑沟院落没有路灯,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很大不便。今年3月初,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院落便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瓦窑沟院落庭院长成建春发起倡议,动员村民们参与路灯修建。不仅如此,该路灯所在的200米的公路路段也是由该院落的居民们自筹修建。在居民们共同努力下,社区的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居民幸福指数得到有效提升。
以上是今天1067午间资讯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收听,再见。